“我从小卖部里给你买了些吃的,给你晚上值班的时候吃。”我把手里的塑料袋递给永生。
永生伸了个懒腰,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,接过塑料袋问道:“白天有什么情况吗?”
我摇了摇头,“咱俩先把东西倒腾一下吧,吴书记给咱们建了个塑钢的小屋子。”
我俩叫上外边值班的两个村民,一起把帐篷里的东西都挪到了小屋子,这几天弄的东西零零碎碎的还真不少呢。
这小屋子倒是不错,还给我们拉了电线和插座,这下给手机充电不用跑到村民家里了。
晚上要睡觉了,先去隔壁张大伯家里洗个脸,一照镜子发现,头发有点长了,的确是有一段时间没剪头发了,都没怎么注意。
“张伯,咱家里有电推子吗?”我把脸简单擦了擦干净,这一盆热水一下子就让人全身温暖了起来。
张伯也是刚铺好了被褥,“你可问对人了,我儿子前两年学剪头留下的,现在正好不用了,就在那个右边的红柜子抽屉里。”
里边放着一个黑色的半透明塑料盒子,里边不仅有电推子还有润滑油、推子头等等小零碎,“还真是挺专业啊。”
“可不是,当年那小子学的时候不认真,买东西倒是买的齐全。”
“那我先拿过去用用啊。”
“在这her放着也是放着,你就拿去用吧。”张伯和我的父亲关系很好,也是看着我长大的,自然也就像一家人一样,一点不见外。
八点半多了,冬天黑的早,今天也没有什么月亮,黑的很,得打开手机的手电筒。
其实村里的路很平坦,倒是不怕摔倒什么的,就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心里会有些发憷。
从小胆子就没那么大,小时候一个人走夜路是绝对不敢的,即使现在好些了,但多少还是有点余悸的。
寻到不远处的那小屋的灯光,可以把手电关了,给手机省点电。
“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?”我把盒子递到三人面前。
永生道:“电推子,咋?你这是要剪个头发?”
“对啊,你看看咱们四个的头发都成啥样了,也该剪剪了。”
老刘和老张互相看了看,笑了,“确实有点长了啊都。”
“是吧,咱们这就剪剪。”
永生接过盒子道:“从哪里弄来的啊?”
“张伯家里的,他儿子原来学过理发,后来不学了,就把这些留在了家里不用了,所以我就借过来了。”
随后我们四个轮番相互剃头。
屋子里边没有镜子,有个脸盆,从旁边的医务室院里的水管接了点水,再从炉子上烧的热水里取点。
都是男人嘛,在村子里,也不讲究什么发型,卡上一个推子头直接剃就是了。
我先给永生剃,这绝对是我第一次手握电推子,震动的还挺厉害,我让永生把头低下,尽量不把头发渣子弄到衣服上,推子从脖颈后边一道道往上,一层层黑板相间的头发应声掉落,留下三毫米的青皮。
第一次做理发师的感觉还不错,虽然我推的丝毫没有技术含量,不过在村里也不会有人笑话,这就是我们平时的发型。
永生给我剃的,他也是新手,剃的我头皮发痒,用小刷子刷一刷推子头,再低一点润滑油,不然推的不利索还疼。
刚剃完,感觉头上少了一些重量,同时也是一凉,赶紧把洗洗擦干净把我的棉帽子戴上。
老刘和老张分别是我和永生给剃的,整整齐齐的,别说,手法还不错呢。
“行啊,孔书记,你俩这手法可以去当理发师了,哈哈哈。”两人开玩笑地夸道。
大伙看着各自的光头,一个个像鸭蛋一样,不禁有些好笑。
九点半多点换班的过来把老刘和老张换走了,我也有些困了,正想睡,来的这两位也想剃个头,没想到我这刚拿推子的手艺竟也能获得这么多顾客。
终于可以睡觉了。
好玩的是,你晚上做什么,夜里就好梦到什么,这不是,就梦到了。
梦里我是咱们小镇上一个理发店的老板,虽然这和现实大相径庭,但是毕竟是梦境,人很容易接受这个设定,而且自然而然,本来就是的感觉。
今天的生意异常的红火,南来得北往的都要在我这里剪头发,男女老少,吹拉烫染,无一不精,无一不会。
这天中午语梦领着孩子过来给我送饭,孩子已经到了念小学的年纪,和他妈妈像的多一点,眼睛像我,双眼皮。
“今天生意怎么样啊?”语梦给我把餐盒摆开,和儿子一起坐下。
“好得很呐,累得我手都酸了。”我开心道。语梦也笑了,“看你爸爸累的,去给你爸爸捏捏肩膀吧。”孩子很听话,走到我背后,“爸爸辛苦啦。”
虽然没感觉到力道,但心里像是涂了蜂蜜,甜滋滋的,美的不行。
等我吃完饭,语梦收拾好饭盒,一手提着饭盒,一手拉着孩子回家了。
就在母子二人出去不久,就感觉大地摇晃,对面的高楼轰然倒塌,一瞬间天昏地暗,沙尘飞扬,黄土漫天。
我像是疯了一样冲了出去,心里唯一想的就是儿子和语梦,一定不要出什么事情啊。
心里越想越急,突然从床上滚了下来,幸亏有被子垫着些,不然硬磕到铁板子上也真有够疼的。
一看手表,凌晨三点钟,外边还黑的很。永生他们三人在外边不知道聊着什么,还一边笑着。
醒来之后眼角多了两行泪迹,用手巾擦了擦,但心里还是放心不下。
我怕惊扰到语梦他们休息,但是心里又有些忐忑不安,想去问问他们。
转念一想,还是算了吧,大晚上的,打扰了孩子睡觉可就不好了。
又上床睡去。这次没有做梦,一觉到了天明。
今天天气不错,冬日的暖阳给送来些许欣慰。路边的积雪有些融化了,结成了冰,得赶紧让人处理一下,别给交通填什么麻烦。
王萍这孩子又来帮忙了,心地善良的紧呐。
今天白天进出的车辆行人变少了,看来各地方都看得紧了,人员流动尽量减少了。
用手机看看今天的新闻。
手机差点没有拿稳掉到地上,看着上边确诊的人数,个——十——百——千,光我们市就已经确诊了这么多!
政府已经在组织全国的医疗队来我们市救助了,希望我们所有人齐心协力,疫情一定会过去。
中午市里来了专家组考察我们那片地,很适合盖临时的防疫医院,到时候,这里就是防控的前线了。
一连十几天,吊车、推土机、挖掘机、大型运输车、面包车连续不断地进到村里。
从我们村口这里进太不方便了,就从树林里开辟了一条大路,大量的物资进的也方便了。
我们动员了全县的乡亲们,大工、小工等等,我也偶尔去看过两回,一次是第一天,一次是最后一天。
期间相隔不过十几日,两座和市里医院一般大小的大医院就那么拔地而起了。
我简直不敢相信,这也太快了吧!
而且我还进去看了,不论是质量还是环境,都是标准的医院呐。
这就是我们中国的速度吗?
真的打心底里觉得震撼和骄傲,这就是我的祖国,这就是我们团结的力量。
这么长时间过去,确诊人数已经趋于平稳,没有更多的增长了,说不定快要控制住了。
新闻里看到别的国家的疫情,浅浅叹了口气,能生长在中国是我的幸运。
今天是周六,我想回市里看看语梦和孩子。
打电话给吴书记:“吴书记,我想回家一趟,我妻子刚生完孩子。”
电话对面的吴书记叹了口气,“小孔啊,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,可是,我还是不建议你回去——目前来看市里的情况还不是很乐观,你回去怕有危险,万一你回来再——”吴书记没说下去,我也明白她的意思。
“好的吴书记,我知道了,我会继续坚守岗位的。”
“谢谢你,小孔。”
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,大家都要学会互相多一份理解和包容。
也给语梦打过几次视频电话了,脸色已经红润了许多,可以自己下床走动了,上个卫生间什么的。
孩子也玩的很好,很喜欢笑,倒是随了我,从小就开开心心。
可爱的小嘴巴咿咿呀呀的,那小手只能抓住语梦的一截指头,小圆脸的两边还有浅浅的酒窝。
“老公,你不用担心我和孩子,你一个人在那里要好好照顾自己,工作再忙也不要累坏了自己的身体。”语梦的关心瞬间化解了心头的疲惫。
这几天一辆接着一辆的救护车往来与医院和市中心,我和永生继续坚守阵地。
这是我们两人的堡垒,我们的敌人无处不在,时刻都不能放松。
也有不少外地来的人想要通过我们村子,但是来路不明,我们坚决不让通过。
期间还因此差点出了事情,幸好我叫来了陈警官,一切才都平息。
这场战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。
未来的村子该如何发展……